周六就跟同學會的大家出去溜一溜,像是阿獸的風櫃嘴+平等里、Luka的106乙…,多變化的路線比較不無聊,可以嘗試一些不同的騎乘姿勢與方法。畢竟每個小細節能多得到1%的效率,能修正十個地方,10%就有了。
像是上半身的放鬆,常常上坡時出力,卻也同時握緊把手、聳肩。都是力量的浪費。我盡量讓自己想像只有大腿出力。這一些對許多高手來說不過是騎車常識,但新手練起來可是另外一回事。
我 常常騎車爬坡越爬坐得越後面,因為採取較後方的坐姿,比較容易重踩,用的比較多大腿內側與屁股的力量。而坐前面一些可以有較高的回轉率。所以一遇坡,我就 很自然的向後坐,但一長時間使用相同肌肉群,很容易就輕則疲勞,重則抽筋。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領悟到,可以利用坐姿的前後變換來使用不同肌肉群。陡坡或髮 夾彎採後面坐姿,過了後向前移。然而太頻繁的變換也是力氣的浪費。
最佳化再最佳化
配速規劃只能透過現地練習才能得到。初 步的規劃是:I. 康厝-派出所(15min,20-25km/h),II. 派出所-二子坪(40min,15-18km/h),III. 攻頂(15min, 8-10km/h)。但是練習時,每一段總是會多個2-3分鐘。要如何補回來呢?在攻頂段,依我的腿力大概不是短時間可以有太多進步。I與II要進步必須 有更精密的規劃不可。
康 厝-派出所段,大約是上--下--緩上的分布,所以第一部分的上坡可以用一些力。可以脫離擁擠的集團,同時有接著的下坡可以恢復,所以沒有問題。這個比賽 也沒有要靠集團的必要。但是緊跟著一些高手也是不智之舉,只會讓自己轉入派出所的坡後,早早掛點。要進入北新莊前的緩坡我就不斷要提醒自己,接下來更抖, 要沉住氣。
派出所-二子坪段,前段我發現太輕齒比不適合我,39-23最有效率。後25需要較高的轉速,在賽前練習時發現,5公里後我就 感到疲乏。路標4-6.5公里是一連串的髮夾彎,過6.5公里後有約幾百公尺的平坡,之後一個髮夾彎(就是這次比賽二輪人第一個照相的地方),然後坡度較 平。大部分的人經過幾個髮夾彎的摧殘後,一到可貴的平坡都會鬆懈下來(耶是因為那個地方視野太好,風景太美),然後緊接的髮夾彎就很吃力,速度變慢。我也 是如此。我決定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撐住,一直到雜貨店。如此可以超過一些人。(比賽時驗證,真是如此)。然後,稍微放慢,休息恢復,到大屯山自然公園的牌 子。接著,打最輕檔39x25,前移、稍微提高轉速,因為一直到二子坪都很緩,為接下來的陡坡做準備。
接下來就是車子的最佳化。對爬坡賽,當然是要輕啦。不過我也不至於為此去買台新車。
首先壯士斷腕,不帶備胎、挖胎棒、氣瓶。坐墊袋拆了。0.5公斤。
水壺換500cc。0.25公斤。
輪 組shimano 561(1800g),換不起movic sl(1500g)。(換水壺已經賺回來了)。換外胎。原先是穩得勝二級,超重、超硬、很耐超,換serfas(有聽過嗎),超輕(比gp 4000更輕)、超便宜(<500NT),竹北捷安特阿標推薦。但容易爆胎,煞車有些容易滑。沒關係,賭了,爆胎就算是註定,又沒下坡,制動力普普 就可以。老實說,真是很好騎的外胎,飆平路有飛的感覺。
如此,全車共8.3公斤。還是很重。
2007年6月22日
效率的提升
誰在這裡亂寫字?! 巫歴 於 下午2:32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